近日,松山区编办按照机构编制“总量控制、科学调整、优化结构、服务发展”的要求,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精准调控、放管结合,通过深化改革腾出编制,管理控制节约编制,科学合理调配编制,多途径盘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提升使用效益。
盘活现有机构编制资源。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的要求,确保分配编制不超过全区编制总额。对取消、转移、下放行政审批等管理事项和职能明显弱化、工作任务量明显减少,以及合并整合的政府部门,适当收回编制。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盘活编制。合理调整事业单位布局和结构,撤并整合职能相近、设置重叠分散、规模过小、任务不饱和的事业单位,根据新的职责任务适当精简编制;对职能任务萎缩、名存实亡和长期不开展业务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按有关程序报批,予以“撤、并、转”,腾出编制,及时收回,如该区撤销了教育局的机关校,整合到教师进修校,撤销了2个空壳机构----大乌梁苏、上窝铺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对符合事业单位改革精神但暂时不具备调整条件的事业单位,如良种场,收回其全部空余编制,冻结机构编制,人员只出不进。
坚持动态管理,切实保障发展。坚持服务大局的原则,对承担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且人员严重不足的部门和单位,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人民群众直接受益方面倾斜,确保编制资源为服务和改善民生工作提供保障。松山区采取空编调剂和连人带编相结合方式进行,共调剂、调配了35名事业编制用于民生领域。同时,结合部门单位用人的实际需求,拟定政府购买服务计划,对专业技术和公益性岗位人员紧缺的部门单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既为部门单位充实力量引活水,又为实现“节编节支”双赢目标出实招,为全区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编制和人员支撑。例如,目前该区幼儿园的保育人员全部采取“区聘园用”方式,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聘用了127名幼儿教师、保育人员,并与幼儿园签订了劳动合同,节约了编制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科学制定用编进人计划。区编办通过请部门领导坐下谈、到部门实地看、与单位职工当面问等方式准确掌握部门单位的人员适岗情况及专业技术和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需求,通过科学分析,找准切入点,合理制定编制使用计划,缓解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年龄结构断层等现象,合理调整干部队伍专业结构。例如,今年调整教师年龄、知识结构问题,共制定教育专业100名教师考录计划,做到偏远农村中小学均补充5--10人以上的优秀教师。
(撰稿人:盛立刚 签发领导: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