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委编办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为迎接第29个“世界读书日”,建设学习型机关,4月19日,市委编办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来到新华书店小木屋开展了读书分享活动。
在本次读书分享活动中,7名小组成员结合自身工作和生活积极分享了自己阅读《长征》《曾国藩》《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老人与海》等书籍的深刻体会,从不同角度畅谈所读、所感、所悟,活动氛围十分热烈。
青年同志们纷纷表示,此次分享促进了大家的思想交流,进一步点燃了大家对阅读的热情。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将所学、所感、所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以下为小组成员的读书感悟节选:


何思奇:《长征》
历史是无法让人忘记的,当我重新了解长征这段伟大的历史,在这些充满坚定、悲壮、艰苦、勇敢、血泪和激昂的文字中,我更加真切地触摸到这段历史的残酷和疼痛,可以更加深刻领会到长征真正的意义,以及长征所留给人类不屈与顽强的精神力量。


连爽:《曾国藩》

曾国藩并不是一个天生聪慧之人,但他凭着过人的勤奋和毅力,七次科举出仕入翰林、创建湘军平叛乱、坐镇两江兴洋务,最终成为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领袖,创立了晚清古文的湘乡派,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曾国藩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与他的个人品质是分不开的,一是踏实做事,二是谦卑含容,三是勤奋好学。


魏文姝:《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全书穿插叙述了一位女心理治疗师和她的几位患者的故事。比较吸引我的一点是这位治疗师自己也因为感情问题在接受咨询治疗,这让她更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充分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不知不觉会代入自己,似乎跟着她挣扎,又和她一起面对,一起反思,渐渐自己也找到了寻找答案的勇气。最好的治疗就是帮助自己停止逃避,承认,才有可能改变。


马佳颖:《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本书作者是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社科学院的院长、著名的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彭教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并告诉我们,只要通过科学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实现一种健康、积极、阳光的生活状态。在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现代生活中,这本书就是我们如何用积极心理学应对消极情绪、缓解生活压力的应用手册。


胡宇琪:《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我首先看了同名改编电影了解到的这个故事,又接着阅读了原著。这部小说从名字来看充满着消极情绪,但是实际上,它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充满固执与善良的老人——欧维,他的故事让我们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

李磊:《老人与海》

老人的坚韧精神让我想到了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挫折就感到沮丧和失落,甚至选择放弃。但是,圣地亚哥老人告诉我们,放弃是最容易的选择,但也是最懦弱的选择。生活中,总会有风,有雨,有阳光。真正的勇气,不是不怕风雨,而是在风雨中仍然选择前行。真正的勇士,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守信念,勇往直前的人。


程明旭:《追风筝的人》

我认为,读书可以让人的“经历”变得丰富,我可以像一位老者,看着书中的事物肆意发展而泰然自若,我也可以像一个小孩,跑入书中,走进角色,细细感受这一路的风雨阳光。

撰稿:魏文姝
审核:刘志聪
编辑:马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