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控编减编工作已然成为机构编制部门工作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管住管好编制,保障社会发展急需,创新编制管理,结合苏州三天的学习和工作实际,谈点体会。
一、切实落实控编减编任务
控编减编是实现国务院“本届政府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央编办以2012年底机构编制统计数为基数的总量控制。赤峰市超总量编制较多,不仅要在2015年底前全面消化4758名超总量编制,还要在2017年底前完成各类编制减控目标,全市编制核减幅度达到4.5%以上,任务艰巨。
落实控编减编任务是2017年以前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全面落实到位,赤峰市确定了“坚持无条件消化超总量编制、编制向基层和一线倾斜、3年内全部完成任务”的工作原则。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是按照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求,进一步清理规范调整事业机构,核销事业编制。二是调整事业单位编制结构,适当核减事业编制。三是执行“零空编”动态管理制度,核减编制存量较多单位的编制等。目前,赤峰市除完成消化超总量事业编制外,已经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三年减编任务80%左右。
二、探索编制管理新思路
控编减编,坚持“严”当头、“减”字当头,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机构编制总量是不能突破的“天花板”。但是,机构编制部门严控总量决不是要把编制管死,而是要在增减平衡的前提下创新管理,把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好用活。
当前形势下,在控编减编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编制的需求还非常突出。比如:农民工大量进城、农牧民就地城镇化和城中棚户区改造等,不断新建和扩建新城区,城管、文化、卫生、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和政策性人员安置对编制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如何加强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工作力量,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赤峰市编办在管住管好编制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方面,全面实行空编使用计划管理制度。赤峰市按照“总量控制、空编使用、保证重点、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原则,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自然减员总量、空编率和人员结构等因素科学确定年度编制使用总量,将公务员考录、高校毕业生招聘、机关事业单位遴选工作人员、科级干部选调、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安置等编制使用全部纳入计划管理,形成空编使用计划管理的一套规范性做法,不断提高空编使用效能。
另一方面,探索试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备案管理。根据中央编办“逐步实施区别管理,推动建立管总量、管标准,审批制与备案制相结合,编制保障与购买服务相结合”的事业机构编制管理方向,赤峰市在公立医院、市直7所幼儿园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试行“员额控制、以事定费、合同聘用、备案管理”。市编办等四部门印发了《赤峰市教育局直属幼儿园聘用人员备案制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员额的核定、人员的聘用、聘用人员的管理等具体事项。在此基础上,研究出台赤峰市公立医院员额管理办法。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新的管理体制,逐步去编制化,建立新用人机制,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为妥善解决“入园难”、“看病难”等社会问题提供保障。
三、统筹事业编制管理
控编减编不是为了减而减,是用减的办法解决“加”的需求,通过优化结构、盘活存量、统筹管理等办法,在增减平衡的前提下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急需。
当前,事业编制结构不尽合理,块块分割,优化配置难度较大。事业编制不仅分全额、差额、自收自支;全额中又分中小学、乡镇、两站一所、财政所等;另外还有乡镇卫生院编制(各地经费性质不一)。上级编办既按不同经费形式的编制分量控制,还按块块编制分量控制,基层优化配置编制资源的空间较小。
因此,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调整结构、增减平衡”原则,要尽快统筹事业编制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事业编制结构,打破块块壁垒,全市统筹考虑调整各地编制总量,省级实行编制调整备案制。事业编制不再分全额、差额、自收自支,用在公益一类就是公益一类,用在公益二类就是公益二类,由财政按公益类型对事业单位给予财政支持。赤峰市编办 李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