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境界,呈现经济发展、从严治党、作风建设、厉行法治“四个新常态”特征。“四个全面”和“四个新常态”,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规划了前行路径,深刻地改变着各项事业发展和工作运行的轨迹和逻辑,也深刻地校正人们的认识偏差和行为方式。推动实现“区域一流市级党校”建设目标,必须积极适应新常态,站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前沿,争当改革排头兵,奋力谋求新常态下党校建设与发展的新成就。
一、深刻认识新常态,在思想理论上真信
2014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发展新格局,全面实现升级版。
经济发展的约束和动力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渐次展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呈现发展新气象。
改革无疑已成为中国时代的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启动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改革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注重改革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自我完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设定了法治中国新航向,法治中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主旋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认知框架到体制框架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以抓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严明党的纪律,规范权力运行,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相互推进,形成合力,推动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
二、努力适应新常态,在行为规矩上真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三严三实”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立下了规矩。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三严三实”这个规矩贯彻始终,进一步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三严三实”不仅是党员干部为人处事的准则,更是严守规矩的指南,要求我们对党必须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全心全意、忠贞不渝。要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要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在勤学中修身立志,在“补钙”中强筋壮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严三实”为我们改进作风树立了新的更高标杆。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大力整治“四风”积弊,注重解决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小四风”等问题,改进作风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要看到,不良作风积习甚深,树倒根在,稍有松懈,刚刚压下去的问题可能死灰复燃。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要求,牢固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始终保持常抓的韧劲和长抓的耐心,努力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
“三严三实”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设定了底线、划定了红线。当前,反腐与腐败呈胶着状态,两军对垒勇者胜。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把主体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坚决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输不起的硬仗。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反,“老虎”“苍蝇”一起打,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以更加优良的作风促发展、聚民心、树形象。
三、积极树立新姿态,在改革发展上真为
现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既要有勇于攻坚的精气神,又要有善谋善成的方法论。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主阵地,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主智库,要与时俱进、主动作为,奋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一是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思想理论教育、法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先进典型教育,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三个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开好高质量民主生活会,坚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思想交锋,敢于揭短亮丑,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心态、“多栽花、少栽刺”“一团和气”的好人哲学和相互吹捧、评功摆好的庸俗行为。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三严三实”为实践取向和行为准则,大力弘扬一心为民、干在实处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为官不为、精神不振、庸懒散浮拖等消极怠工现象。认真履行好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动真碰硬,有责必问,有责必究,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是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省委“三个六”的用人导向和市委“三用三不用”的具体要求选拔任用干部,把好选人用人关。建立健全干部日常行为量化监管预警、提醒函询诫勉和党员干部全覆盖谈心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对党员干部实施动态全程监管,坚决调整不作为和不称职干部。强化理想信念和法纪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共同的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深学细悟、入脑入心。实施“新常态提能行动”,分批次全覆盖培训党员干部,构建多层次激励机制,探索创新评聘、评估、竞争等管理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干部职工敬业奉献积极性。
三是全面提升教学和培训质量。党校必须始终坚守“党校姓党”的政治立场,必须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的基本方针。要着重强化党性教育,在每个主题班次设置专门的党性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坚持不懈的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坚定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质。要针对党性教育的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不够充实、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等问题,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改进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打造一批党性教育精品课。要着重强化干部能力提升,努力建设在专业水准、专业素养上与全市追赶跨越的新要求、特别是推动与市委“五大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干部队伍。要把切实提升党员干部引领新常态能力作为今年干部培训重点内容之一,开设专题课程讲授,组织学员开展专题研讨,把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变为实招、求得实效,促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在认识上转变、观念上适应、行动上跟进、能力上提升、状态上优化。要着力提升资政服务水平,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选好课题,在深厚理论基础上不断加大对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政策。
四、全面推进从严治校。要切实建立最严校风、最好学风。用好的纪律带动和教育学员,坚持对党忠诚、作风务实、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建设,旗帜鲜明地弘扬正能量,用新时期的广元精神统一校园文化建设、彰显主流文化价值。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制度体系,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动真碰硬抓落实。要切实推进区域市级一流党校建设。围绕实现“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培训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服务”五个一流的目标,逐项分解落实,明确责任、时间节点和考核指标,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努力把市委党校办成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干部培训教育品牌。